第(1/3)页 有了想法,王灿却没有跟邵文润提起。 现在鸡排店和直播已经够他忙的了,分不出精力搞这个。 两人很快来到了校团委办公室。 推开门,里面坐着十来位工作人员,都在各自忙碌着。 这在申海大学这样的综合性高校很常见,校团委管理着学生会、社团联合会、学生团委、传媒中心等众多部门,工作量相当繁重。 邵文润熟稔地和几位同事打过招呼,便带着王灿径直走向一间独立办公室。 轻叩两下门后,里面传来一声“请进”。 “老邵,来得正好。” 办公桌后的中年男子笑着招手,“茶都泡好了,快坐下尝尝,一会儿该凉了。” 邵文润爽朗一笑:“好,不过先给你介绍个人。” 他侧身让出王灿,“这就是电话里提到的那位学生,对创业很有想法,今天特意来请教一下。” 王灿适时上前一步:“张书记好,我是经管二班的王灿。” 他目光扫过桌上的名牌“团委副书记张九江”,不动声色地省略了那个“副”字。 来之前邵文润就交代过,校团委有三位专项副书记,张九江主要负责创业和社团工作这方面。 “不错,一表人才,坐吧。” 张九江上下打量着他,点了点头。 落座后,邵文润便安静地品起茶来,把舞台完全交给王灿。 引荐归引荐,具体怎么谈还得看年轻人自己的本事。 王灿也不怯场,开门见山道:“张书记,是这样的。我父亲给了笔启动资金,希望我在校期间多锻炼。听说咱们申大每年都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,我不想着赚钱,就想看看能不能为学校争光。” 张九江慢条斯理地抿了口茶:“学校确实很重视创业大赛,扶持力度也不小。每年报名的学生很多,但参赛名额有限。” 他放下茶杯,“就算是老邵引荐,我也得先了解你的创业计划和项目方向。不过...” 他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今年恐怕赶不上了,区域选拔十月中下旬开始,全国赛在十一月。” 这种全国性大赛,参赛项目多是互联网、科技或医疗领域,基本都要筹备个一年半载。 大一新生没机会。 而且说实话,张九江对富二代不太感冒。 申大本就不缺经费,能在学校里创业的也基本都是有钱人的孩子,他见过太多了。 虽然邵文润提到王灿配有私人秘书,但看他今天朴素的穿着,也没见到夏可微,所以张九江也没太当回事。 花几千块请个秘书还不简单。 “张老师,其实我的项目框架已经搭建完成,只要在学校招募几个帮手就能运营。”王灿从容不迫地说。 “哦?什么项目?”张九江来了兴趣。 “网络直播。” “买的现成框架?” 王灿坦然点头。 第(1/3)页